盲人和聋哑人与我们思考方式是否相同呢? - 爱问答

(爱问答)

盲人和聋哑人与我们思考方式是否相同呢?

我们思考时,脑中会反映出所想的声音或图像。那么天生的盲人和聋哑人没看见过事物,听见过声音,他们思考是否和我们一样呢?

我们知道正常人在思维的过程中思考是以已经懂得的语言进行组织与思考的,但是一个从出生那天起就没有听力的人,成长后当他思考时大脑里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很明显出生那天起就没有听力的人是不懂语言的,那么思考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 

  用不同的方式接触世界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和同一种方式结出世界的人,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实他们少了说和听,大脑细胞就会空出一些细胞去理解其它事务,有时看上去比我们聪明,和先天性盲人的原理是一样的。

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

   语言,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间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

   那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也是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在我国的学术界里,很多人认为,语言与思维是相互统一的,主要存在着以下观点:"语言和思维互为依存,是同时产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等等。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流行于哲学界、语言学界、逻辑学界、心理学界… …总之,无论是什么领域,一旦涉及到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人们都把它当做普遍真理。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语言与思维是统一的,即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思维,而没有思维,语言也不可能产生。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绝对是这样的吗?难道没有语言就一定不能思维吗?本文就从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回答这些问题,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在讲聋哑人之前,先不得不提到与聋哑人相对应的健全人。 健听人是用语音语言进行思维的,在思维的过程中,我们的感觉是在默默的说着我们所想的,是用不出声的口语来思维的。聋哑人也有思维活动,但他们没有健听人用以思维的语音语言,他们是怎样进行思维活动的呢?聋哑人思维的语言载体是什么?是一连串的景与画面,或是一连串的手势,或者还有其它形式?当聋哑人掌握文字语言后,他们进行思维活动时,会不会是一连串的文字在脑海里出现?其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接下来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 初步探索了解了聋哑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聋哑人思维载体和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

 一、聋哑人的思维与语言无缘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中,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相关的论述,例如: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服务等观点,以及批判马尔的"语言是上层建筑"等错误理论等等,这些论述直到今天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当他论证人的一切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的时候,却遇到了聋哑人提出来的难题,那就是,没有语言,他们就不能思维吗?

   为了避免认识上的分歧,先把讨论对象明确一下,否则,有人会提出"聋哑人不会说,但能认字,所以有语言能力"或"他们有内部语言,是用内部语言思维的"之类的问题。我们所说的聋哑人是指一岁以前(包括先天)的全聋全哑并且没上过学的聋哑人,这样的人才能完全排除语言因素。记得在曾经看过的某篇文章中,全面论证了聋哑人(先天)有抽象思维,并例举了许多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未经语言训练的聋哑人完全具备抽象的"数量"概念,会制造工具和改造劳动工具。可见他们的思维是没有借助语言的。聋哑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手语和书面语,更说明他们具有抽象能力。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人发表文章谈到这一问题,从事聋哑教育十六年的魏华忠同志的《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一文,尤其雄辩地阐明了语言与思维的正确关系,他指出:"聋哑人的思维并不受言语的制约,思维有它自身活动的规律。它可以完全用言语的形式,也可以不完全用言语形式,或者完全不用言语的形式。" 

  尽管如此,有的人也许又会说:"聋哑人毕竟是聋哑人,他们和正常人不一样,不能以此来证明整个人类"。是的,如果以聋哑人不会说话来推理出"人类不会说话"的结论,那是荒唐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正常人的头脑在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而聋哑人的头脑也在活动,他们也同样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他们的头脑没坏,高级神经是正常的"。因此,在思维这一点上,聋哑人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不可以用他们的例子来研究和证明整个人类的思维呢?不错,在思维方式上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在概念的排列上与常人有异(如:"我们不摘花"一意,他们往往是以"花--不--摘"的顺序)。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接触过常人的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正常人所具有的语法形式,他们是以直观表达的顺序,排列脑中的概念和形象,这就象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和我们的完全相同一样。而在本质上--大脑的特有技能,认识的能动性--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对聋哑人的思维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证明一般人的思维,而且也是研究和探索语言与思维二者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讲到聋哑人,我想起了我家乡的一位整骨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现在已经四十来岁,从未上过学。许多年来他治好了无数的各种骨折,经过他医治的病人无不称道。他不用X光透视,只靠自己的视觉来观察,再加上触觉,摸出损坏的程度,便喷上一些酒(大概是为了活血),然后进行揉、捏、按摩等疗法,使折断或碎裂的骨块进入原位,再敷上自己配的药,包扎起来。这样,一般的骨折只须七天就好了。这种疗法在某种程度上比现代化疗法更为灵验而少痛苦,但至今对此还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一系列医疗措施,是在其视觉、触觉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而这些判断、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是怎么回事呢?无疑,这是大脑这一高级物质自身的特有功能造成的,是它对外界事物(骨折及骨折部位)的正确反映。在这里,再想给语言记一功,那将是一桩天大的笑话。

   以上说明了聋哑人的思维与语言是没有关系的,当然这里的语言指的是相对于健全人的语音语言,而聋哑人也指的是一岁以前(包括先天)的全聋全哑并且没上过学的聋哑人,不过,这些聋哑人经过后天的培训,可以掌握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手语和书面语,这说明了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抽象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聋哑人的思维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二、聋哑人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

 1、形象思维阶段

   是在没有语言的条件下去解决思维问题。聋哑人在掌握比较丰富的手语之前,其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包括视觉印象,还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味觉、心、病痛感觉等的印象,以及建立在这些印象基础之上的对过去或未来的想象。

   聋哑人[甲]:我在聋哑学校学习长大,在入学前曾接受过语言康复训练一段时间,但在那时候并没有形成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分辨能力,入学前的思维活动以说是不成熟的,是雏形的,基本是建立在想象和连续画面基础上。

   聋哑人[乙]:十年前,我曾经接触过一名没有多少文化的老聋哑人,他与人交流较多地依赖于漫画。有一天中午,他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回来后画了一张漫画,漫画上显示一个人头两个面,一面献媚于分头脸,一面横眉冷对于竖头脸,令我们捧腹笑个不停。通过这名聋人的认知方式,说明什么问题?

   还有很多聋哑人朋友在回忆幼年时的思维表现形式时,感觉到的是具体的情景,具体的动作画面,象是在脑海里放电影。同时,由于形象思维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对于身边的一些事物非常迷惘但又不明所以。 

2、手语思维阶段 

  当聋哑人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手语后,其思维工具开始向手语转变。

   综观聋生自主性的背课文,很少有聋人只动口而不动手的,除非他有某个手语不会打,但也同样有相应节奏的手臂摆动来取代这个手势。有一次走在街头,看见一个中年妇人正打着手语。她正在不停地用手语自言自语重复着以往的事情。原来她是一个精神失常的聋人,正在下意识的重复思维。而她思维的载体也是用手语来呈现的。由此可见,聋人的思维载体在某一阶段是手语。尽管它的表现形式与听人思维的载体不同,但是,所起的思维作用却是一致的。

   聋人到聋校入学后,受到环境的影响,自然学会一些手语,这时候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情景式手势上。

   聋人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手语思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度发展的。两种思维可同时存在。例如:聋人在思考"我明天到红星路杂货店买两包方便面"时,他可以在想象着他明天的购物过程的同时,在脑海里打了一遍相应的手语。

   这一时期,形象思维和手语思维是交错进行的。思维活动的内容已经能通过手语、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出来。

 3、文字思维阶段

   年纪小的聋哑儿或者文化层次较低的聋哑人,他们的思维是建立在手势语言基础之上的。而随着聋哑儿的成长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思维开始建立在抽象的文字语言上。

   聋哑人[丙]:我问过几个湖南大学毕业的聋哑人朋友, 他们回答说他们想事情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文字而非手势。文化层次较高的聋哑人能熟练地使用文字语言,他们的思维已经超越了手势思维阶段。   聋哑人[丁]说:我本人是弱听人,从小在聋哑校上学长大的,可以说我现在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抽象的文字上。刚入学时,我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情景式手势上。后来,随着文化程度提高,掌握了不少汉语语言,同时拓宽了视野,思维活动的原本载体不知不觉地从手势形式逐渐变成文字形式。

   聋哑人[戊]说:我是后天失聪者,小时侯一直在普校读书,受到的是与普通人同样的教育。那时候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没多大的区别。双耳聋后,对思维活动方式有了很大的影响。文字信息对于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较高的文字理解能力的聋人来说,是最快最简单的思维活动处理方式。聋哑人的思维活动受生理缺陷的影响,但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维和认知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聋哑人的思维载体发展到文字语言的时候,以手语为载体的思维同时存在,两者各有用处。聋哑人之间互相进行手语交谈的时候,主要进行手语思维。聋哑人在独自思考、写作和网络聊天时,所运用的思维载体主要是文字。

   以上说明了聋哑人的思维并非必须以语音语言为载体,而是依次经历了形象思维阶段,手语思维阶段,文字思维阶段,这与健全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健全人的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即语言为思维的工具。通过这两种人的思维方式的比较,也就正回答了文中开头的问题,没有语言也是可以思维的。并且聋哑人时刻都在进行思维。这是因为,第一,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他们的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各有专门的分工。他们主要是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才学不会语言。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聋哑人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说话。近二十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的针刺治愈耳聋、使哑巴开口说话的事例,就是这方面的证明。所以,决不能把聋哑人不能说话和其他动物不能说话的情形相提并论。其他动物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没有专门的分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大脑机构,而且发音器官也发不出人类语言那样多种多样的音,因此它们根本不可能学会语言,这与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情。

   其次,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得到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又交际工具可以分为语言的交际工具和身势等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聋哑人既然得不到语言的交际工具,就发展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从视觉、触觉等去接收常人用听觉得到的信息。聋哑人视觉很灵,通常用手势来表达意思。经过专门的训练,还能掌握"手指语",用约定的手指动作拼写语言中的词语。教会聋哑人观察和模仿常人说话时的口形,是帮助他掌握语言的另一条途径。他们用"看话"代替"听话",自己也能发出含混而依稀可辨的音来表达意思。通过这类专门的训练,聋哑人彼此之间能进行正常语言的交际,并且能够看书作文,发展他们的智能。

   第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觉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比视觉大得多,通过视觉的交际,效果究竟不如有声语言,这不能不给聋哑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影响。教聋哑人学习文化,教他们认"猫""狗""笔""铁"等词语没有什么困难,但要他们掌握"伟大""祖国""辩证"之类的抽象词语和一些语法规则,就非常困难了。对比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小孩子在这方面碰到的困难要小得多,比较容易摆脱具体事物形象的影响而掌握比较抽象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可见,对聋哑人来说,不会说话确实有很多不便。

   看来,抽象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灵活的依托是声音,此外视觉、动觉、触觉也能作为依托,只不过聋哑人的思维依托不如健全人那样方活灵活。但是,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聋哑人的思维载体是视觉上的语言系统,而并非语音语言系统。除形象思维外,以手语或文字为思维的载体。聋哑人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是:形象思维 → 形象思维+手语思维 → 手语思维+文字思维 → 以文字思维为主。同时,文化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聋哑人是否能形成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吴桂潘《论思维和语言的起源》,见《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周易•系辞》

 3、《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第30页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00页

5、 左德祥《聋哑教育研究》第30页 

6、"聋哑人"相关网站


下一篇:英语句子改错

上一篇:幼师考那些证

热门标签:
英语 谜语 作文 数学 公式 语文 物理 化学 工艺 java c语言 实验 方程 金属 分子 数据库 硫酸 酒精 运算 石油 vc 世界大战 php 化合物 mysql
最新更新:
电学的一个小问题 为什么打点计时器只能粗略瞬时速度 lookdownupon用法 中专都考不上大学有必要复读一年吗? 如图,已知∠B=∠DEF,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 求曲线y=2x^2和直线y=2的所围图形的面积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哪句 这个怎么填数字? 小明家下五层楼是5楼,那么小明家上五层楼是几层楼? 填空题,这个题目是怎么算的呢…… 22335577()143中括号里填什么数字。 懂得人帮我看一下这个英文是啥意思??? 最小的物质单位是什么 怎么估算根号52000000 about的重读字母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