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急需求解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青少年应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同时,通过在全社会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营造关心崇尚创新、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对创意理念予以鼓励、对创新行为给予支持、对创新成果给予奖励,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如果说把环境问题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疾病,环保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剂药,既能治标,也能治本。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增强,会通过其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父辈、祖辈对环境的态度以及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也是文化的传递者,还会影响到更新的一代。环境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开展几次活动,而是爱的教育、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应提高对学校环境教育的认识,加大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防止任务观点而疲于应付检查。打造活动品牌。活动品牌,既是载体,也是标志,能极大提高活动的美誉度和吸引力。要深入研究环保公众参与的规律和特点,排除单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策划组织富于特色、形成制度并能长期坚持的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增添环境科学知识。比如四川省在中小学开展的“环保微炬汇”中,开展“日行一为”活动,强调每天从小事情做起,点滴积累,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融入日常管理。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中央《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神文明创建。要把环境教育与美化校园环境、制定行为规矩结合起来,把绿色环保的要求融入学生守则,营造绿色低碳消费、环保生态文明的校园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化的影响。
最重要的应该是要把学习知识放在第一位啦,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是首要任务啊。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