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民俗特色 - 爱问答

(爱问答)

光泽县民俗特色

“叫茶”风俗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有一种“叫茶”风俗,其内容独具特色、局面独具匠心,几百年来在当地广为盛行。

光泽县地处闽赣边境,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美、物产丰富、民俗古拙,民间擂茶更是当地一绝。据有关史料记载:“乡下邑人待客佐以擂茶,妇人集会之饮。为茶内入药草,擂棒擂钵东西而制。”这里的民间擂茶用料很考究,工序也很精密,是当地农家妇女用当地产的上好茶叶按必定份额参加炒熟的大米、豆、花生、芝麻和甘草、菊花、陈皮、艾叶等中草药,放进陶制的大钵(又名擂钵)里,用茶枝做成的圆头棒槌(又名擂棒),加少量的水,细细地研碎,一向磨成泥状,然后倒进茶钵里,冷饮用山泉水冲泡,热饮用开水冲泡,放置沉积,即可饮用。色泽成棕灰,清洌甘醇,香气四溢,喝后甜润在口,余味无穷。

“叫茶”风俗就是在喝擂茶过程中构成的。曩昔因为妇女地位低下,常常受气。这种况下,她们希望能找人来倾诉,就会约请平常要好的几个姐妹来家里喝擂茶。主人会先擂好茶,用土钵装好,放在进门的正厅大桌上。旁边放一摞土碗,摆上花生、瓜子、糍片、米粑等,然后挨家去叫平常要好的姐妹。等我们到齐后,主人便倒好茶,我们就可以喝茶、吃东西、拉家常,所谈论题不外乎孩子、白叟、衣裳鞋帽、饭菜米面、田园庄稼等生计小事。快乐的事,我们陪乐;悲伤的事,我们一同伤心;疑问的事,我们帮助出主意;出力的事,我们帮助一同做。听说,这一风俗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童养媳,丈夫年纪小不懂事,公婆历来不把她当人看。她每天早上鸡叫头遍就得起床,晚上到十一二点才干去睡,烧饭、喂猪、洗衣、挑水、砍柴、推磨,加上带孩子,每天可贵歇一下,铢积寸累攒了不少苦水没当地倒。有一天公婆外出,她在家擂了茶,就去叫了同村几位当童养媳的姐妹来家,我们围坐在桌子前,你一言,我一语,把多年受的苦都倒出来,彼此安慰,出主意,再喝上理气消火的擂茶,觉得心里舒畅多了。后来当地妇女就定时以喝擂茶为名彼此“叫茶”,尔后渐渐构成一种风俗撒播下来。

如今妇女地位提高了,“叫茶”也不需要鬼鬼祟祟了。叫茶的事由也不再是为了抱怨,遇到喜事如生日、盖房、婚嫁、儿女上大学、外出作业等也都会挨门去“叫茶”,约请姐妹来坐。集会时的内容也有了新的改变,除了之前的讲故事、拉家常之外,还参加了唱三角戏、沟通致富经历等。如今,“叫茶”更被作为定时集会的一种方式,为当地妇女的生计增添了不少趣味。

 

采茶戏

采茶戏又称茶灯戏,流行于闽赣两省。光泽的采茶戏最初源自北乡,清乾隆年间在县境内广为流传。该戏以采茶歌、四季歌为基调,采茶姑娘为主角,8-10位年轻姑娘手提采茶篮,头戴花巾,腰系围裙,在锣鼓、二胡、笛子的伴奏声中,以各种采茶姿势翩翩起舞,用方言演唱。是一种民间小调、舞蹈和戏剧相结合的“三小”剧种,集演、唱、说为一体,内容主要有采茶姑娘追求爱、幸福的,也有反映苦难生活和反抗压迫的。后来为便于晚间演出,艺人们将采茶篮改制成茶篮灯,所以又称茶灯戏。

 

三角戏

三角戏流行于闽赣边界,清嘉庆年间开始在光泽流传。因剧中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而得名。三角戏源出江西,几经演变。保留了较多原始“三小戏”的本色,又有浓重的方言特色,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它的服装、化妆、乐器、表演程式都很简朴。服装上没有冠带、蟒袍、没有水袖、珠花头饰、仅有包头。化妆仅在脸上施胭脂、口红、小丑抹白粉。伴奏只用中锣、钹、小鼓等打击乐(后来发展为七子班,演起才子、佳人,才用上二胡)台位也呈三角形,表演动作简朴、明快,尤以女角背台亮相而出颇具特色。唱腔曲调自由,常在唱词中加上“依仔哟,哎嘿哟”等衬句。剧情通俗诙谐,乡土气息浓厚,适应在农村演出。  

三角戏初期被认为“有失典雅”而遭禁演,只能在穷乡僻壤偷演。后经几代艺人整理加工,艺术形式逐渐丰富起来。1951年成立光泽县三角剧团,由长期从艺的三角戏名艺人罗雪官领衔主演,有演职员22人。1952年与邵武联合成立邵光三角剧团,有演职员30人。53年增至60人,即分为两个团在光泽、邵武城乡演出。文革时剧团解散。近几年农村文化兴起,三角戏又开始在农村演出。尤以崇仁乡共青村的三角戏班最为活跃,演遍各乡镇,还应邀到邵武、顺昌等地农村演出。

三角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凤凰山》、《青龙山》、《姑嫂观灯》、《十八滩》、雇长工《菜刀记》、《磨豆腐》等几十出。

 

印纹陶文化

印纹陶是“几何形印纹陶”的简称,其特点是器皿表面装饰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是采用拍印的方法装饰上去的。

光泽出土的商周陶器和陶片,以红、黄泥质陶和灰、黑硬陶为主。有泥条盘制和转盘轮制两种制作工艺。拍印纹饰主要有棱形加线条纹,棱形填线纹、方格纹、篮纹、蓆纹、绳纹、云雷纹、曲折纹等。根据器物的质地、工艺、形状、纹饰的不同,可以判断出它是商周几百年历史时期早、中、晚期的物品。光泽出土的印纹陶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因有明显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分布地域,是闽北地区古印纹陶文化的标尺,能反映古越族的社会面貌,因此有断代的作用。

 

七夕民俗风情 光泽“量桥”祈安康

每年七夕节这天,光泽县民间“量桥”风俗,很引人注目。“量桥”是本地话,就是走桥和过桥的意思,寓意是用虔诚的心追求平安。“量桥”在光泽民间自古就有,选在七夕这一天,是因为民间传说天上牛郎、织女星相会,人们美好的祈望也会如愿。这个活动一般是在廊桥上举行。

廊桥,在当地又叫篷桥、凉桥、棚桥、厝桥等,上有屋瓦,遮风挡雨,桥中间一般都设有神龛,供奉着不同的神灵菩萨。光泽历代建有不少廊桥,至今保留下来的还有10余座,民间这项风俗也得以保留传承下来。

按民间说法,人的一生要过三桥,即父母桥、夫妻桥、子孙桥,以保佑父母安康,夫妻恩爱,子孙满堂。从古至今,光泽民间信众特定的三座桥分别是:原来司前村的廊桥为父母桥,这座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洪水冲倒,改在邻近邵武的一座廊桥,以及油溪村的廊桥为夫妻桥,大洋坪村的廊桥为子孙桥。过去每年七夕一到,这三座桥就非常热闹,县内外四方信众,大多是老年妇女,就呼亲唤友,成群结队,穿红戴绿,身背香烛香纸等祭物赶赴这三座桥所在地,等待晚上“量桥”。

因为时间路程关系,一般是在初六这天晚上到附近庙上或桥上念经等待,到后半夜,也就是初七开始“量桥”。一个人一般一年“量”一座桥,有的连续三年完成,也可以间隔年度不限。次序一般是先父母桥,后夫妻桥,再子孙桥。也可以根据家中祈望的实际情况,决定先走哪座桥。走父母桥保佑父母无灾无病,高寿平安;走夫妻桥保佑夫妻和谐美满,白头到老;走子孙桥保佑子孙满堂,家丁兴旺。而走完了三桥后,每年七月初七这天,随你走其他附近的廊桥,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在光泽除三桥外,其他有廊桥的地方一般七夕时也有“量桥”。

“量桥”风俗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据光泽县鸾凤乡油溪村年年主持夫妻桥“量桥”的桥首傅庆辉老人介绍:民间信众把“量桥”看得很重,一般有专门司仪的人负责,随便马虎不得。桥上张灯结彩,神龛前摆满供品。所要参加量桥的人初六当天就要到,先开始念经烧香后,等到时间由主持人安排列队,先后次序有讲究,最前面有人手执凤冠霞披和宫灯开路,接下去是参加量桥的人。整个“量桥”时间长短根据人数而定,一般要二三个小时。量桥原来除信众外,一般人不能参加。后来发展到其他人都可以参加,服装也随便,点香祭拜跟在后边,也能够沾上幸运和平安,心里也会有一种满足和安慰。

“量桥”风俗千百年来寄托光泽当地人美好的心愿和希望,且成了一种桥的庙会,加入了茶灯舞、三角戏演出和擂茶会等内容,成为当地一项有名的风俗和桥庙文化一代代流传下来。

澄浒廊桥为两墩三孔,桥墩为花岗岩鸳鸯墩,寓意村里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桥梁为木结构,桥面铺鹅卵石。目前,澄浒廊桥仍作为当地村民和过往行人休闲、避雨的场所。桥上除供奉着神像、题有对联诗句外,还保留着抽象的鸟兽石像等历史遗迹。

廊桥是闽浙毗邻地区的一大文化景观。清初旅行家周亮工在他的《闽小记》中写道:“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其中武夷山(景区详情)(原崇安县)的廊桥堪称翘楚。在武夷山(景区详情)的青山绿水间,澄浒廊桥如今仍坐落在澄浒村前,澄浒廊桥姿态犹存,神韵不减当年,它是农耕文化的历史遗迹,也是农耕文化的瑰宝。历经风雨沧桑的澄浒廊桥仍然屹立在兴田镇澄浒村,向人们展示了上古时期武夷山(景区详情)(原崇安县)人的聪明才智。

 

光泽擂茶风情

到过闽北光泽县农村的人,留下记忆最深的恐怕要数擂茶,其色味、功效、制作方法,以及饮茶习俗等,无不让你感受到山乡独特浓郁的擂茶文化氛围,并不禁为之赞叹。

光泽县位于闽西北与江西交界之处,是福建的西北大门,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尤其是民间的擂茶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为当地一绝。据光泽有关史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药茶’,为茶内入药草,擂棒钵工具而制。其味香醇,有解饮去病功效。”擂茶制作用料很讲究,这里的农家在制作擂茶时,都是用自家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甘草、菊花、艾叶等中草药,放进当地人家都备有的陶制土钵(又叫擂钵),用茶枝做成的圆头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许的水,细细地研碎,磨成泥状,然后倒进茶钵里备用。冷饮用山泉水冲泡,热饮用开水冲泡。冲泡后放置片刻,使之沉淀,即可饮用。茶水色呈棕红,味清冽甘醇,香气四溢,喝后甜润在口,余味无穷,有提神舒气、祛风散热、养胃健体等功效。长期饮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光泽擂茶的来历在当地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该县西路有一位姓雷名茶的畲族老人,以种茶为生,他独身一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颇通医道,经常为人看病不收钱。他家门口是一条官道,每天来往路人不断,常有些不耐行途饥渴劳累或严寒酷暑者患病卧倒在路上。他看了心里难过,总是把病人扶到家中,用草药予以医治调养,让病人康复。后来他干脆在家门口支上炉灶,每天烧上一大锅开水,放入茶叶,以及一些驱风散热消暑的中药,让行人随便喝,既解渴又防病,很受路人欢迎。为了减少草药的苦味,让茶好喝,他又将炒好的大米、豆、花生、芝麻等与茶叶一起先用土钵擂棒将之研捣成细泥,尔后再放入烧开的水中,这样泡出来的擂茶,既味道中和,喝得爽口,又疗效显著,无病者喝了全身轻爽,有病者喝了则痛去病除。于是人们纷纷仿制,这茶就慢慢流传开来。因为这茶是雷茶老人创制,又因为这茶是靠擂,所以就把这茶起名叫擂茶,又叫雷茶。

擂茶在光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里人们饮擂茶非常普遍,特别是乡村农家大都做擂茶,喝擂茶。喝擂茶这与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关,在民间擂茶有“药茶”之说,加上光泽一带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是个穷地方,人们看不起病,采些对症的药草来擂茶喝,既解渴治病,也不花钱,所以直到现在人们都喝这擂茶来防病去病。在农村,头疼脑热、肠胃不舒等小毛病几乎都不找医生,只喝这茶。很多人因长期喝这茶,体质强健;许多老人由于从小喝这茶,到八九十岁还很少生病。光泽农村长寿老人高于其它地方,不能不说是与长期喝擂茶有关。

擂茶在光泽农村属于待客之茶。在光泽,农家房子结构基本相同,一般进门都是个厅堂,正中的圆桌上都摆着一个盛擂茶的大土钵,旁边摞着几个土碗,好客的人家还摆几盘土点心。山里人都厚道,极少发生偷盗事件,平时白天,几乎家家大门都敞开着,没有上锁,所以不管是谁,你累了渴了皆可随便进屋,不管有人没人,坐一下,饮几碗擂茶,吃几块点心,完了你起身就走,也不用付钱,主人绝不见怪,反而认为你看得起。如主人在,还会热情招呼你。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都会赶快去擂茶,然后端上一碗敬客,自己在旁边陪饮,让你感受到山里人的淳朴与热情。

擂茶是光泽农村人们交流感情的媒介。民间一直有“叫茶”习惯,农家往往是你擂了茶请我来喝,我擂了茶请你来喝,左右邻居相互联谊。平日,家人聚在一起喝擂茶,吃点心,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老人,年轻人聚会,吟诗作对,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饮着擂茶,别有一番风趣。逢上喜庆之事,如生日、盖房、婚嫁等,主人都会擂好茶,来待客。还有许多乡村盛行轮流作东,擂好茶请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来相聚,茶香浓浓,话语浓浓,就着几盘土饼、瓜子、葵花籽、豆子、米糍等,边饮边吃,讲农事,讲家事,情谊深深。特别是妇女们在一起拉家常,说到高兴处,大家都欢乐,说到伤心时,大家都陪泪,擂茶成了光泽农村礼仪习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光泽擂茶,经过长期的发展,近年,开始逐步从家庭走向城镇市场,擂茶的茶点茶摊在城乡到处出现。那些有旅游景点的村子几乎都把擂茶作为游览娱乐的一个项目来开发,吸引游客。

当你来到光泽农村,饮着香气郁人的擂茶,听那有关擂茶的传说,感受那山里人的别有情趣的饮茶习俗时,你一定会为光泽这里独有的擂茶风情而陶醉。

 

糍粑

在光泽县农家,一年四季都流行一种“打糍粑”的风俗,其小吃文化,富有特色,让人注目。

糍粑,又叫糯糍粑,是光泽诸多地方小吃中较著名的一种,分糖糍和菜糍两种。糖糍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打到粘稠泥状,挑起不断为止,民间俗称这叫“打糍”。然后装进盆里,加上一些香油点润,用手揉搓成一个个拇指般大小的丸子,放进装有炒熟芝麻、花生、豆、糖的粉碗中滚过沾满后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甜润可口,舒气和胃,多吃不腻,是一种人人爱吃的土食点心。菜糍是用打好的糍粑搓成丸子,和肉片、菜管、香菇、目鱼、大蒜、辣椒等一起拌炒,香辣可口,增欲开胃,是农家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农家盛行这“打糍”风俗由来已久,相传很早以前,西路一带农家因生活贫困,营养不良,人人面黄肌瘦,做活无力。一天,这里来了一位白胡子的游方老中医,给大家诊断后没有开药方,而是用招待他的糯米饭加当地的土球红糖拌和让大家吃,交代吃一段时间。糯米和糖都有滋补身体、营养保健的作用,于是人们就经常煮甜糯米饭来吃,慢慢地身体强壮起来。后来生活好了,不用再天天吃甜糯米饭,就将这甜米饭改进加工成现在这糯糍粑,久之成为光泽一种著名的地方小吃。

今天你随便到光泽县农家,都可看到许多人家都备有木杵和石臼这打糍的工具,经常可听到那院子里传来“啪,啪,啪”的打糍声。每年新糯下来,家家都要打糍吃。这似乎成了逢年过节,家家更要打糍。过生日、盖房子、娶媳嫁女等都要打好糍粑上桌。特别是有客人到家,吃饭时端上一盆刚打好的糍粑,一来好看,二来好吃,三来显示当地最好的土食点心,让客人感到欣慰和满足。

 

光泽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 

立春 根据历书“立春”的日期和时刻,预先就摆设好香案、供品,并把白菜、香葱等长绿叶的菜用红纸圈好,栽在盆钵里,用红纸条写上“迎春接福”、“新春大吉”等吉庆之词。“立春”时刻一到,立即鸣放鞭炮隆重迎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合家安康。“立春”这天饭菜要办得特别好,务必使全家人开心。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据传源于汉朝。元宵节燃灯的习俗则起源于道教。除了备好晚宴外,各家都要煮“汤圆”吃。城乡从正月初二开始闹龙灯。过了元宵,吃过汤圆,要外出工作的都准备外出,即所谓:“吃了元宵丸(汤圆),各自找财源”。

清明 每年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后来成了祭祖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前三天或后七天均可扫墓。扫墓当天,要给墓园清除杂草,重新添土修茸一新,然后摆上供果、茶酒,点烛、燃香。全家大小参拜后,再焚烧香纸、放鞭炮。祭完家祖,再回到家祠祭拜公祖。一般清明节这天,祠堂大门洞开,清早就打扫好卫生,以待族人祭拜祖先。中午全族男女老少(有的大族因人数过多或因餐桌有限,一户派代表1-2人)聚在祠堂吃一餐“清明饭”,经费在祠堂租谷中开支。这天,族长、房长要宣布本年应办的公众事项,及增添新人口的登记等。解放后,祠堂租田已取消,吃“清明饭”习俗仍沿习下来,改由每户摊派,如若逢修缮祠堂之类大事,则在全族中募捐,不分外出、在家的,每人视经济状况而定,自愿捐助。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蒲节”。从初一或初五起,人们都在自己家大门两边挂上昌蒲和艾条,以示御邪避秽。屋内四周遍洒雄黄酒以示驱赶恶虫、毒蛇。节前各家用粽叶包糯米粽子吃。节日这天,农村老人、妇女均上山挖采草药,俗称“节气茶”,用来清热解毒,以备伤风感冒用。城区则搞“龙舟竞赛”活动。旧时,农历五月初一起,城区八坊的龙舟(共11只)开始下河试船。各坊的龙舟分紫红、大红、粉白、蓝、黄、绿、黑和浅红八色作为各坊标志;初二分别在各坊水域处自划;初三在福民坊(今县委老干部宿舍后门)河段初赛;初四集中在镇岭坊竞赛;初五下午各坊龙舟云集惠济坊西桥下正式进行全程竞赛。在竞赛过程中,人山人海、呐喊助威,旧时县府会在竞赛终点丢下活鸭若干,优胜者派人下河捉拿。竞赛后,由主持单位给予奖励,并在获胜的龙舟头上扎上红布。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亦称“鬼节”。旧时各家备好香纸、素菜及籼米团子(内包菜馅)。晚上先将团子供奉祖先后,然后才可以一家人吃。吃过晚饭后,在街路要冲处或旷野里点燃香烛,焚化纸钱,其意是敬祀祖先、鬼神而求安泰。这种陋习,尚未完全革除。中元节起源于汉代。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这天吃过菜肴丰盛的晚餐后,待皓月当空时,全家人在庭院或楼台、走廊摆设好桌椅、板凳,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花生、瓜子、糕点,全家人共话丰收,人月双圆,谓之“赏月”。外出务工或有公差的人,一般都会尽可能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寓意像月亮一样团团圆圆。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亦叫“重九”。我国自唐代就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以示登高望远,思念在远方工作的亲人。民间流传“过了重阳再无节”,所以重阳这一天,各家备办米酒佳肴,尽情享用。

 

光泽民间婚嫁习俗

旧时光泽民间婚俗长期沿袭“门当户对”、“男女般配”,听命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大凡子女到了婚嫁年龄,父母就为儿女张罗婚事,媒人就进进出出,双方若认为合适,就开始议亲。确定后,双方家长就进入繁琐的议婚程序:

八字(男女双方生辰),如命不“相克”,是天赐良缘,就可订亲。

订亲,双方家长协商给女方家多少彩礼,多少桌酒席,何时过门(结婚)等事宜。

发贴,男方把生辰八字写成帖,连同礼品送到女家并把金银首饰和半数聘金一并送去。女方收下男方贴子,则把女儿生辰贴回过去,这叫“换贴”。从此,男女双方开始往来并正式确定称呼。

送节,未结婚前,男方逢年过节要送礼物,如端午、中秋、过年,叫“送小节”。如当年结婚,就要“送大节”。送大节时,端午节要粽子一、二千个,用箩筐挑;中秋节送月饼,少不了几十斤。女家把男家送来的粽子、月饼分送亲友,示意亲友做好准备,以示女儿要出嫁了。

结婚,男家早就慎重选好黄道吉日通知女方。结婚这天,男家女家张灯结彩,吹吹打打,贺客盈门,村邻来贺喜的络绎不绝。这天,新娘身穿红衣,内衬白色百子衣裤,时辰一到,便头带凤冠,蒙上大红缎子头巾,坐上花轿,锣鼓吹打送到男家。小舅子要背梳头箱送嫁,媒人要跟着花轿走。新娘上花轿前,要对父母诸亲一一拜别,哭诉养育之恩。受拜的人,除了陪洒几滴眼泪外,还要递上一个“红包”,称为“拜见”。跟在新娘后面的“福星”,边收边拆,连同后面“上轿”、“下轿”的红包,塞在新娘红布兜里,这些钱是新娘的“私房钱”来源之一。此外,还有父母给的“垫箱钱”。新娘的肚兜里还放进蜜枣、花生、桂园、莲子,以示“早生贵子”。临上花轿,新娘站在椅子上,脚不能沾地,由母舅或伯、叔父抱出房门上轿。新娘要扔下一串钥匙,脚不沾地是表示不把娘家财气带走。

花轿到了男家,男家人隆重迎接,并把茶、米、豆往花轿上撒,以示请“五谷神”驱邪,还要杀大公鸡拦门唱诗,然后由男家嫔相搀扶新娘先拜祖宗,再拜翁姑,最后拜父母,夫妻对拜后,才进入洞房。

迎亲、出嫁都要大办筵席。女方一般两天酒,头一天是宴媒酒,次日是送嫁酒;男家一般三天酒或五天酒,即:宴媒酒、暖房酒、待客酒、送客酒、洗厨酒。

新婚后,新娘第二天早晨,便“出灶下门”,拜过“灶君”,象征性地把炊具操作一下,以示当家作主妇。

婚后第三天“回门”。女家用轿把新娘接回,新郎也一并前去。回门时,男家要办一桌酒席带去谢岳父母,女家也要给第一次上门的女婿一个“红包”。

婚后第七天 “送油”。女家把一罐茶油和花生、瓜子、各色自制果子送到男家,同时把新娘在娘家的旧衣服,使用过的女红工具一并送来。男家便擂好擂茶,摆上女家送来的花生、瓜子、果子请乡亲们来看新娘,喝擂茶。

上述是“大归”结婚的场面,而童养媳或穷人结婚就简单多了。

寿庆习俗

光泽民间祝寿从50寿辰开始,此后每逢十做寿(也有逢九,俗称“做九不做十”)。到六十岁时,便不置产业,所谓“五十不种树,六十不盖房”,只图晚年清闲自在。一般寿越高,庆典越隆重。旧时,富贵人家寿庆日张灯结彩,正堂悬挂寿星,两旁挂亲友贺客的寿幛、寿联。寿堂布置得灯火通明,满堂生辉。拜寿时,寿星由子女或配偶扶至厅堂(寿堂),在鼓乐和鞭炮声中,依次接受直系晚辈和来宾的祝寿。午间或晚间设寿宴。寿宴上需吃面条,称“长寿面”。寿诞前一天晚上设有“暖寿酒”,招待诸亲友,如寿星配偶健在,至爱亲朋要送双份礼品,以示“成双成对”。

子女只在10岁时做生日。女孩过20岁生日特别重视,一家人必设盛宴(亲友不参加),表示女儿在父母身边唯一过的一个生日,此后就要在夫家过生日了。

生育习俗

妇女生头胎临产前,娘家要送婴儿衣裤和桂圆、线面、红糖、蛋、鸡等物品作为外婆家的贺礼,俗称“送月料”。产后,丈夫要备办活鸡、酒肉或炖好一只鸡向岳父母报喜。“坐月子”期间(从产后第一天算起)30天或40天,强调产妇营养一日多餐,并辅以滋补身体的营养品。婴儿产下七天,请洗娘(接生员)检查脐眼,用桂圆壳为婴儿洗涤,主人备办“汤饼席”宴请洗娘和帮忙喂奶者。婴儿满一个月,要办“弥月”筵,宴请洗娘和送“月子”的亲友。一周岁时,要办“周岁”酒,外公外婆要馈赠礼物,设案摆设书画笔砚、刀剑弓矢、算盘秤尺,叫小孩任意抓取,俗称“抓周”,视其所喜,以观其志。然后亲友共贺“初庚”,喝“初就”酒。

建房习俗

旧时建房,乃人生一件大事,故十分慎重。先请“地师先生”看“风水”择基;再选择“吉日良辰”破土动工。开工之日,设“奠基酒”拜土地神,宴请木匠、泥水匠,并邀亲友作陪。平日上午、下午要煮汤面点心给工匠师傅吃。上梁之日,张贴“紫微高照”横批和“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的大红对联。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木匠师傅将缠悬大红布的正梁架好后,随即抛下亲友馈赠的“赤米”(用湿米粉制成一个个丸子,再用色素染红的熟食),任人抢取,以示喜庆,木匠师傅还要在梁上唱诗喝彩。当天晚上,宴请工匠及亲邻帮工,称“上梁酒”,木匠被敬为上宾。迁入新居又要办进屋酒。亲朋好友均备办贺礼前来贺喜,血亲还要馈赠喜烛、喜炮和题名的楹联、镜框等,贺礼一般是现金(红包)。

 

1、婚姻习俗

过去的畲族人,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本民族虽然同姓可结婚,但不可近亲结婚,最省要隔开3代,同姓要不同祖,才可谈情说爱,开头是以山歌对唱,感情成熟就托媒人前去说合,规矩很严。如果双方有情有意,男女双方就择定日子,由双方家长提一包喜糖口头去约告族长、亲友前来吃喜酒。可这一包糖从出门到回家还是这一包糖,没有人收这一包糖吃,只是作为走亲戚开口之礼用。结婚这天,由男方女亲家婆或叔婆穿干净衣服,包新头巾,穿新鞋、袜,手拿新油纸伞到女方接媳妇。女方给一个长辈女亲戚送新娘,并集合一伙男女青年、小孩唱唱笑笑欢送新娘,男方亲家婆就要送一个红包给这伙人,礼金不限,名为散花礼(即散伙礼),请他们留步不要再相送。过去女方陪嫁多是条桌、担箱等,几套衣服、几双布鞋、2块头巾、2条围裙,一点花粉,新棕衣一件,新锄头、茅刀、镰刀各一把,红漆树刀夹一个,新腰带一条等。新娘着宽花边红衣、裤,捆腰带,手撑新伞。此伞要一只手撑到男家,不能换手,如果拿不住酸手就按在腰带上。男方就要包上两个红包给新娘,一个叫“送伞包”,另一个叫“收伞包”。新娘要在大门口和两个老娘(福、寿星)陪伴坐片刻,这叫“坐性”,就是以后不会性燥。结婚后,3天回门,7天可住娘家一晚,满1个月由婆母送、接,可住数日。不论什么喜酒,畲族人吃酒也喜猜拳行令,吃完晚间酒席一伙一伙的坐拢互搽花脸,越红越好,大笑大闹,唱山歌。冬天在厅堂中间烧一大堆柴火取暖,闹个通宵达旦,清早就闹新房。筵席多以猪肉、豆腐、鸡、鸭、鹅等为主,客气的则另加目鱼、海带。大禾糍、糯米糍多是咸辣味,不喜甜味。酒是糯米酒、米烧等,烟是土黄烟,自己种自己切。

2、生孩子习俗

小孩一生下来3至7天,就要一户喊一人来吃一餐午饭,叫做洗3朝或4朝……7朝。要供奉祖先,桌上放“三牲”酒菜请祭祖先。再叫老者丢“竹甩子”,请祖先赐一个名字,男的以动物定名,女的以植物定名。丢3下“竹甩子”为准,羊、牛、狗、兔、马;梅花、兰花、菊花等。另外,亲家公或女婿提一只生鸡向岳母娘家报喜,这叫“引笼鸡”,岳母娘家就要担鸡、鸡蛋、糖及各种干菜,前去看产妇。护理几天后,岳母回家,女婿家要送一只生鸡给岳母吃,这叫“洗尿布鸡”。小外甥满月供请祖先时,先将外公外婆家送的衣、帽、围兜、背带等摆在供桌上给祖先看过,纸火薰过,再给小孩穿上。

3、过节习俗

畲族人过大年时,每家都要在除夕前几天,做豆腐、蒸年糕、打大禾糍、宰猪、杀鸡(鸭)、杀鱼等,同时还要包丸子、面包子、各式米果等。除夕晚上,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这顿饭只随便吃,因为畲族人过年是在正月初一,究期原因,据畲族老者讲,从前畲族的祖先因家贫生活苦,时常揭不开锅,难以度日,常向有钱人的财主借债以解燃眉之急。年关时,由于所欠的债务未能如数偿还,因此农历大年除夕夜,债主频频上门讨债,犹如芒刺在背,惊恐不安。无奈,只好离家躲起来,不敢也无法回家过年。大年初一这天,按旧俗不能讨债,所以全家就推迟到正月初一这天过年。为了辞旧迎新,图个吉利,从此以后畲族人在大年初一过年的习俗就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们便早早起来煮肉、杀鸡、打糯糍,点香烛、放鞭炮,一家人关起门来大吃,并载歌载舞,家人互相祝贺,少的向老者拜新年,老者要递上红包给小辈,作为压岁钱。畲族人过年还有“烧岁火”的习俗,吃完年夜饭后,便要“烧岁火”,烧岁火畲语又称“焖岁蔸”。“卅晚”(大年三十)合家早早吃完团圆饭,把厅堂饭桌往上一挪,家人抬来一个又大又干燥的树蔸放到腾好的厅堂中间,架上小松光条或小干柴燃烧,而树蔸不给烧猛火,边烧边添些柴条,使其烧得慢点,故称“焖岁蔸”,这个岁火一般由管家人或其他大人一直守着,烧到天亮方结束。“烧岁火”一开始,家人围坐在一起,互到祝福,大人对小孩说“你们又长大一岁了!”小孩可高兴啦,听父母讲故事、教唱山歌,谈笑风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直到燃鞭炮开新门。半夜时分,还煮大禾糍做点心,吃了点心后,有的小孩和老人就去上床睡觉了。在未放炮封门前,有的男青年还到隔壁邻居家串门凑热闹。这家的主妇便主动的用筲箕或木杓盛出自家做的烂片和自己种的花生或地瓜片等给大家吃,边吃边谈笑,说些祝福的话,如恭喜发财、一帆风顺等。

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相传:在唐高宗总章年间,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义军反抗唐王朝,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粮断援绝,处境十分艰难,眼看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畲军采集回营,雷万兴偿之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军粮解决了,雷万兴便于三月初三日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日,雷万兴想吃当年的乌稔果,让畲军入山采摘,可是这时乌稔刚吐芽抽叶,士兵只采回叶子,加入糯米蒸制,饭呈蓝黑色,同样香喷可口,后来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官军胜利的喜悦,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节日里吃乌米饭。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另外,一年四季中,畲族人对“立秋”极为重视,立秋这天又叫“交秋”,男男女女虔心备好果、瓜、酒、菜等摆好供桌。家长居上坐拢一桌,等待“立秋”时辰,如遇响雷下大雨,则一年收成就不好,他们便大声高唱“雷打秋,对半收”。如和风细雨大家就载歌载舞边唱“雷没打秋,大丰收”。当晚,就杀鸡打糍吃一个饱醉方休。

4、丧葬习俗

畲族人很重孝义,老人病危时,子孙要陪睡,给老人按摩,靠背到死,这叫靠老。亲人要围跪在病床前送终,看着老人咽气,再悲痛地哭啼一番,点香、烧纸、放炮为离别之人送行。后“买水”更衣将死者尸体安座厅堂。前面摆好“长休饭”、“永别酒”。年过60岁者可归中座,60岁以下谓之短命,只可座右边,叫小边,不能归中座。在下殓时将供桌上一切供品,一一唱举。孝子伏地哭祭。第二天出葬,在出葬之时,孝子、孝媳头遮麻布,身着粗麻孝服。孝子手执哀仗棍跪伏地上让亲友们披白布吊唁、祭拜。祭拜完结后,就在棺木四周围成圈,媳妇手拿镜子、灯笼,亲友拿香顺时针转3圈、逆时针转3圈,这叫“游丧”使死者行光明路,不会黑暗。出葬时,前面有打锣的、撑幡的、散纸钱的,亲友一起送柩上山,并帮忙堆整坟地。汉族人死了要请道士做道场,而畲族则是请本族道士和几个老人坐拢照本念“十亡经”。“关封”时用12个汤匙点油灯放在棺材下,由道士念经文再关封。尔后不敲锣鼓,即摇铜铃念经一日一夜起度亡魂。人死后,畲族人要请死者亡魂上堂,全家孝子、孝孙要到大门外喊大人进堂。全家大小面向堂上跪拜于地,请大人上堂,道士用纸架金桥到神案上,用红纸写好“显孝XXX大人灵位”、“显妣XXX大人灵位”,如短命者即写“近故XXX灵位”。道士用“甩子”安座,请大人安逸就座受香火,保佑子孙。畲族人死后49天叫做“满七”,子女们为大人作太平道场、虔醮等。相传畲族因“盘瓠”王对当时朝廷有奉献、功高。故他们逢大小斋事可以竖大黄幡旗,汉族只可竖大白幡族。现在,畲族人民的丧葬旧习,已经改革,那些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已为人们摒弃。


下一篇:问题:今天是什么节日?时间:2018年4月1日。要求:请快速回答。

上一篇:学校到都江堰市烈士陵园祭扫需预约吗

热门标签:
农业 环境 腾讯 创业 地震 天气 养殖 主播 火山 灾害 洪水 身世 李嘉诚 王思聪
最新更新:
为何社会中的人过于热情,也不受欢迎 战机空投的炸弹,一般以哪些方式制导 不自觉的手抖,这是什么原理? 我们沈阳就要来台风了,有什么预防措施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吗??? 军事大国装备洲际弹道导弹,其还需要远程弹道导弹吗 影响工作因为听不清别人的讲话,而且又忍受着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 党和政府坚持什么的发展理念 前任市委书记现被判刑,现编写志时,如何写他 为什么说再发展房地产会让中国的政治受到动摇? 任何情况下,未成年人都禁止献血。这句话对吗,注意是任何情况下 虎式属于重型坦克吗 军队中存在两栖步兵战车吗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 轻型航空母舰只能通过滑跃板起飞舰载机吗 潜艇适合发射反舰弹道导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