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
精神障碍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国外报道自杀者中有90%可被诊断各种精神障碍,在我国,这一比例为63%。在各种精神障碍中,以抑郁症、物质滥用最常出现自杀行为,其次为精神分裂症,这三种疾病的终身自杀 率分别为6% ~15%、7% ~15%、4%~10%。其他精神障碍如进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及分离障碍、器 质性精神障碍也都可能出现自杀相关问题。毫无疑问,对自杀进行预防和及时处理是精神科急诊实践中的首要任务。对自杀进行及时评估与干预,同时了解各种精神障碍自杀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自杀很重要。
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针对自杀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以下8个自杀高危因素: 对自杀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以下8个自杀高危因素:抑郁症状分数高;以前有过自杀企图;急性应激事件;生活质量低;慢性应激;严重的人际冲突;有自杀行为的亲属;有自杀行为的朋友。有以上2~3个因素者自杀可能性为30%,有以上4~5个危险因素者自杀可能性为85%,有以上6个危险因素者自杀可能性为96%。
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共同危险因素
包括:既往未遂自杀史、自杀家族史及冲动史;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或应激;未婚、单身或寡居、家庭冲突;低社会经济地位或失业;病前人格特征明显,如依赖、边缘性人格特征;伴发严重躯体障碍;明显的抑郁、焦虑等。
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包括青年、疾病早期。抑郁症自杀患者的抑郁症状往往较重,常伴明显的生物学症状如早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躯体不适。应当注意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患者较少有自杀行为,而抑制一旦解除,自杀的危险性反而增加;另外某些有自杀企图的抑郁症患者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情绪可能表现出突然的好转,此时要警惕自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1]
物质滥用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包括24小时内患者暴饮或吸食毒品;出现戒断综合征;出现幻觉妄想;伴发抑郁情绪。
精神分裂症自杀的危险因素
有青年、疾病急性期、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等。伴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受命令性幻听的支配而出现自杀行为,或者由于被害妄想而产生绝望恐惧,以自杀来逃避“迫害”。
国外报道近1/3的自杀者有人格障碍,尤其多见于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其中多表现为自杀姿态或自杀未遂。人格障碍易加重自杀的共同危险因素,如低社会地位、家庭冲突等,从而增加自杀发生率;另外,人格障碍患者常合并严重的抑郁症状及物质滥用,增加了自杀的风险。
进食障碍、特别是神经性厌食症增加了个体的自杀风险,伴有神经性厌食的女性较患贪食症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自杀念头。进食行为紊乱的年经女性如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则会增加其自杀的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混合发作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评估内容
主要评估内容有:
。自杀念头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自杀念头的内容及其背景情况,例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被害妄想或命令性幻听等。需要注意,自杀念头并非自杀风险的有效预测因素。
。自杀计划的评估,自杀计划的即时性和致死性,包括时间、方法及方法的可获得性等。
。自杀企图或行为的严重程度,除了一般性高危因素的评估外,对患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线索进行评估,例如有无流露自杀企图或计划的谈话或留有遗嘱、拒绝与医务人员讨论自杀观念、常独处、收集自杀相关资料或准备自杀用品等。通过对各种危险因素及自杀行为线索的评估,对患者急性自杀发生的危险度进行预测。
有研究表明自杀危险的两个高峰期是住院后刚接受治疗早期及出院后的1周或3个月。自杀危险的评估不应只做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的准确性也随之降低。对高危者应当保持高度警觉,间断进行评估。
自杀的干预措施
患者的自杀企图或行为往往较为隐蔽,很难预防。应当密切关注自杀风险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监护。如果有院外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应该保证24小时有人陪伴监护,并尽早住院得到医疗监护和治疗。在医院精神科急诊主要是给予一级预防措施,如保证患者得到24小时的有效监护,取走患者身边所有用来自杀的物品等。对于自杀行为如自杀未遂和自杀姿态,自杀意念如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的患者,应该及时、积极地提供预防自杀的措施。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自杀企图患者以电抽搐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辅助心理治疗;物质滥用者如乙醇中毒和吸毒患者以戒酒、戒毒治疗为主,辅助心理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辅助药物和心理治疗;人格障碍、分离障碍和心理因素所致的自杀企图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助药物治疗。应当及时处理自杀未遂引起的躯体损害,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自杀危险性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度自杀。
精神分裂(即多头意识),主要是滥用精神和侮辱、亵渎天地神明而导致精神的不正常,症状表现为①在做事情或者想问题的时候,一件事情还未做完脑海中又想起另一件事情甚至多件事情,心中思绪杂乱,担心、挂碍重重,被自己虚妄的分别心、执着心搅得头昏脑胀,迷失了自己,顿时忘记事情该怎么做,也不知该从何下手,整个人格内涵常常显示出一种呆滞的气质形象,工作的时候经常是不专注于当下而习惯于妄想到十万八千里,脑子朦朦胧胧、思绪杂念乱成一锅粥,并且心力退失得很厉害,办事效率低,记忆力较差,这些都是身、心、灵、无法集中统一的问题。②平时容易出现一种强迫性的邪思妄想,可能会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地对神明起恶念,但并非其本意。而这样的“业力”惯性有一条原因可能在于早年有不敬或侮辱天地神明的过失,因为佛菩萨等圣贤代表的都是“光明解脱”代表着伟大的精神,而我们以恶劣的精神去“挑战、蔑视”伟大的精神,反应在自己身上就会精神错乱、失常,人在这个地球上何其的渺小,太阳都按着规律东升西落,各大天体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轨则,人怎么能不守规矩以下犯上呢?另外,精神分裂患者想问题丢三落四、随随便便想一段丢一段不求结果,不尊重自己的心,总是喜欢沉浸于联想、妄想、冥想之中,常常以幻想为享受;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个坏习惯:即做事不肯用尽精神、害怕吃苦用力,参加劳动不肯运用全部的精神力量、只肯用到4、5分的精神,因而剩下的精神游离于身心之外随意飘荡,(古人云:人有三魂七魄是有道理的),因为长期不肯用尽精神,故而因精神的退化会导致心灵无法集中,最后思绪纷飞、杂念丛生,因而出现精神问题。一个健康的人做事情应该身体、精神、灵明一齐投入,因为身、心、灵本来就是一体的,强行拆开或者搁置不用能不出问题吗?对治的方法:在圣贤面前发露忏悔+早晚拜88佛或观音菩萨49拜+放生、助印相关经典或圣像弥补过错,当功德力超过业力之时症状也将瓦解。
多多陪伴,自杀很难防的
时刻有人监护,就会有效防止,别说没人管啊。
多沟通吧,可以适量运动
平日生活中要严密监护,尽量将危险品藏起来,周围不能离开人的看护.
家人在身边照顾,预防自杀伤害别人的行为,实在不行就精神病医院治
预防不了的
平时多抽些时间陪伴患者,然后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情,把相关物品都要避免掉